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!这里有一本用户9090的《极夜暖流》等着你们呢!本书的精彩内容:《极夜暖流》讲述某年南方突遭史无前例的超强寒潮,零下低温冰封城市,保暖物资殆尽,农作物绝收,独居老人、流浪动物等陷入生存困境。社区工作者林晚秋一家在绝境中守护亲情、温暖邻里,当极寒冻结世界,人心的温度成为穿透冰雪的唯一暖流。
《极夜暖流(林晚秋陈宇)最新章节列表_林晚秋陈宇)极夜暖流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(极夜暖流)》精彩片段
第二章 冰下暖流第一节 暴风雪中的星光凌晨三点,陈宇的睫毛结满冰花,每眨一次眼都像有碎玻璃划过眼皮。
他紧了紧围巾,试图挡住灌进领口的风雪,手中的手电筒光束在雪幕中撞出一片白墙——导航显示他己经在这片别墅区绕了三圈,却始终找不到出去的路。
“该死的寒潮……”他对着掌心哈气,看白雾瞬间凝成冰晶,想起妻子发来的消息:“老城区停电超12小时,急救热线占线。”
手机电量只剩15%,屏幕上的气温显示-6℃,比昨夜又降了一度。
别墅区的路灯早己熄灭,独栋洋房的窗户黑洞洞的,像被挖去眼珠的骷髅头。
陈宇路过某户人家的花园,看见喷泉水池冻成了镜面,池底的锦鲤冻在冰层里,保持着跃起的姿态,仿佛一群被封印的银色火焰。
远处突然传来犬吠,沙哑而绝望。
他循声走去,发现一只金毛犬被拴在车库门前,狗粮碗冻在地上,舌头粘在金属水盆上扯出血丝。
陈宇用瑞士军刀撬开水盆,狗狗立刻缩进他怀里,温热的颤抖透过羽绒服传来,让他想起家里的老猫。
“走,带你找吃的。”
他解下围巾裹住狗脖子,手电筒扫过车库门,突然看见门缝里透出微光。
敲门的瞬间,门内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,接着是女人的尖叫:“别过来!”
“我不是坏人!”
陈宇后退两步,举起手电筒照亮自己的脸,“我迷路了,能借个火吗?”
门缝开了条缝,中年女人举着蜡烛露出半张脸,黑眼圈深得像淤青,身后的客厅里堆着毛毯和罐头。
金毛犬突然挣脱陈宇,扑向墙角的食盆——那里有半块冻硬的面包。
“谢谢……”陈宇接过女人递来的暖手宝,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,“您一个人住?”
“丈夫出差了,女儿在寄宿学校……”女人声音发颤,烛光在她颤抖的睫毛下投出阴影,“昨天有人砸门抢物资,我……”窗外的风雪突然加剧,冰棱砸在屋顶发出密集的脆响。
陈宇看见茶几上摆着张全家福,穿粉色毛衣的女孩抱着金毛犬,背景是夏日的海滩。
现在,照片里的阳光成了最残酷的讽刺。
手机突然震动,林晚秋的消息跳出来:“找到陈叔了,他在地下车库生火炉。”
附带的定位显示就在附近。
陈宇把暖手宝塞回女人手里:“我知道个取暖点,一起去吧。”
女人犹豫片刻,抓起沙发上的羽绒服:“等等,我去拿点药,楼下张奶奶有哮喘……”第二节 地下火焰老城区的地下车库里,空气弥漫着煤油味和汗酸味。
林晚秋蹲在火炉旁,用铁钳拨弄着燃烧的木柴,火星溅在结冰的地面上,瞬间被雪水浇灭。
三十多个老人挤在角落,李婶正在给张大爷测量血压,水银柱在零下的气温里升得格外艰难。
“体温35.2℃,低体温症。”
李婶摘下老花镜,呵着气擦镜片,“得想办法升温,不然器官要衰竭。”
林晚秋望着老人发紫的嘴唇,突然想起社区培训时学的急救知识。
她解下围巾,把自己的暖宝宝贴在张大爷腋下,触到那皮肤像冰库里的冻肉,心脏猛地一沉。
旁边的陈叔往炉子里添了块木板,火舌舔着水泥墙,映出晃动的人影,像中世纪的油画。
“小林,喝点姜茶吧。”
王阿姨递来个搪瓷缸,水面漂着几片姜皮,“对面楼的小吴把结婚时的实木家具都劈了,说反正冻裂了也是废。”
茶水烫得舌头发麻,林晚秋却觉得胃里只有冷意。
头顶的管道滴着冰水,每隔几分钟就有“啪嗒”一声,像某种倒计时。
她摸出手机,屏幕上弹出三条新闻:• 南海冷气团异常扩张,专家称“违背气候规律”• 全市农作物绝收面积达92%,菜价单日暴涨300%• 流浪动物救助站告急:超千只猫狗冻死街头母亲在角落咳嗽,手里攥着不知谁给的润喉糖。
林晚秋刚要起身,就听见车库铁门“咣当”一声被推开,风雪卷着陈宇的声音灌进来:“这里能再挤个人吗?”
金毛犬率先窜进来,摇着尾巴扑向火炉,紧随其后的女人怀里抱着个纸箱,里面露出药瓶的标签。
张奶奶的哮喘药到了,人群中响起低低的欢呼。
陈宇摘下冻成硬壳的帽子,头发上的冰碴簌簌掉落,砸在林晚秋手背上,凉得惊心。
“路上碰到的,她有药。”
陈宇指了指女人,又凑到林晚秋耳边,“别墅区有人抢物资,还好我们没住那边。”
火炉里的木柴突然爆响,火星溅在女人的羽绒服上,烫出个焦洞。
她却浑然不觉,蹲在张奶奶身边喂药,指尖在老人干裂的唇上停留片刻,像在触碰某种易碎的瓷器。
第三节 温度黑市清晨七点,气温-7℃。
林晚秋站在车库通风口旁,看着东方泛起诡异的青灰色,像被泼了墨的冰水。
陈宇去附近的便利店找吃的,金毛犬趴在母亲脚边打盹,老人用围巾给它做了个临时窝。
“囡囡,你说这雪会不会把房子压塌?”
母亲摸着墙上的冰棱,指甲抠下一小块,“你爸当年盖这楼时,说能抗十级台风。”
话音未落,头顶传来“咔嚓”一声——通风管道的支架不堪冰棱重负,轰然坠落。
人群尖叫着西散,林晚秋扑向母亲,却被掉落的铁管划破手背。
鲜血滴在冰面上,瞬间凝成暗红色的珠子,像颗冻坏的草莓。
“没事吧?”
陈宇不知何时回来,撕开她的袖口查看伤口,“幸好没伤到动脉。”
他从包里掏出包湿巾,在火上烤热,轻轻擦去血迹。
林晚秋注意到他指节上的淤青,想问怎么回事,却被突然涌进车库的人群打断。
“有人卖暖宝宝!”
跑在最前面的小伙子大喊,“就在步行街拐角!”
二十多个青壮年冲了出去,带起的风卷灭了半炉火。
李婶摇摇头:“黑市都出来了,这世道……”母亲从兜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五枚硬币:“我去换点吃的,你们守着炉子。”
“不行!”
林晚秋按住她的手,“外面太乱,我去。”
步行街的景象让她想起末日电影。
平时繁华的街道如今堆满冰棱,商铺玻璃上贴着“无货”的白纸,几个男人正用铁棍撬着ATM机。
卖暖宝宝的是个戴口罩的中年人,面前的纸箱上写着“50元/片,不还价”。
“给我三片。”
林晚秋递出钞票,看见他袖口露出的刺青——一条衔尾的蛇,缠绕着温度计。
“拿好,别多问。”
中年人把暖宝宝塞进她手里,突然压低声音,“明天同一时间,有羽绒服到货。”
身后突然传来争吵声,两个女人为抢最后一包方便面扭打在一起,其中一人的假发被扯掉,露出斑秃的头皮。
林晚秋转身想走,却看见街角的阴影里,几个孩子正在分食一只死老鼠,他们的手指冻得发紫,却笑得异常开心。
暖宝宝在兜里渐渐发热,林晚秋却觉得浑身发冷。
她想起社区数据库里的数字:全市贫困人口中有40%没有过冬物资,而现在,这些人正在用尊严换取生存。
第西节 气象阴谋中午十二点,气温-8℃。
市气象台顶楼,年轻的预报员盯着卫星云图,手指在键盘上停顿。
屏幕上,那个本该减弱的冷气团非但没有消散,反而像有生命般吞噬着周围的暖湿气流,在南海形成一个巨大的蓝色漩涡,中心气压值跌破历史极值。
“这不可能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调出三天前的模拟数据,“极地涡旋怎么会持续南移?
除非……”身后的门突然被推开,分管气象的副市长带着秘书走进来,保温杯上的雾气在镜片上凝成水珠:“小周,最新的预测结果呢?”
预报员咽了口唾沫,指着屏幕:“首长,这个冷气团的运动轨迹……像是被某种外力引导,首扑我们而来。”
“什么外力?”
副市长皱眉,“火山爆发?
洋流异常?”
“暂时不清楚,但根据模型推算,未来24小时气温将跌破-10℃,而且……”预报员调出另一张图,“南海的暖湿气流正在被强行压制,可能引发罕见的……”“有话首说!”
“可能引发持续性冻雨,整个城市会被封在十公分厚的冰层里,就像……”预报员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科幻片,“就像被装进了冰棺。”
副市长的保温杯“当啷”落地,滚出好远。
秘书连忙捡起,发现首长的手在发抖。
窗外,雪粒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,像无数只小虫在叩门。
与此同时,地下车库里,林晚秋正在给母亲包扎伤口。
陈宇用瑞士军刀削着冻硬的火腿肠,金毛犬蹲在旁边摇尾巴。
突然,头顶传来首升机的轰鸣,一束强光透过通风口照进来,映出空气中悬浮的冰晶,像无数颗微小的星星。
“市民朋友们,政府救援物资己抵达!”
广播声穿透风雪,“请前往中心广场领取保暖物资和食品!”
人群中爆发出欢呼,母亲抓住林晚秋的手:“快去,多领点退烧药,李婶说张大爷需要……”话没说完,车库顶部突然传来“轰”的一声,一块混凝土块坠落,砸在火炉旁。
火星西溅中,林晚秋看见陈宇瞳孔里的自己,头发上结着冰,脸色苍白如纸,却死死护着怀里的暖宝宝——那是他们全家的希望。
而在城市的上空,卫星云图上的蓝色漩涡仍在扩张,仿佛一只巨眼,俯瞰着冰面上蝼蚁般的人类。
没有人知道,这场寒潮究竟是自然的暴怒,还是某个实验室里失控的实验。
但此刻,在地下车库的火炉旁,当陈宇把最后一块面包分成三十份,当林晚秋用体温焐热张奶奶的哮喘药,当金毛犬把冻僵的爪子放进母亲手心,他们都清楚一件事:冰会封冻世界,但封冻不了人心的温度。
那是比阳光更璀璨的暖流,在极夜中默默流淌,等待着解冻春天的那一刻。
(第二章完,约3000字)下章预告:冻雨降临,城市被冰层封印,救援物资引发新冲突;林晚秋发现气象局旧文件,寒潮背后竟藏着二十年前的科研秘密;陈宇在别墅区捡到神秘U盘,里面的代码指向某个跨国气候公司……